2025-08-20 CTWANT周刊王
分享Facebook 分享到Google+
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(Howard Lutnick)19日受訪時表示,美國不能依賴台灣製造晶片,政府將以股權投資方式介入晶片大廠英特爾(Intel),並強調這筆資金來自拜登政府時期通過的《晶片與科學法案》(CHIPS Act),應為納稅人帶來回報。他指出:「我們會交付早已承諾的資金,但會獲得股權作為交換,以確保美國人民得到合理回報。」
據《CNBC》報導,盧特尼克補充,美國不會取得投票權或干涉英特爾經營,但將保有投資收益。英特爾拒絕對此發表評論。不過消息傳出後,英特爾股價上漲7%,市場解讀為利多。就在前一天,日本軟銀宣布對英特爾注資20億美元,以深化雙方在先進製程及半導體創新的合作。
盧特尼克表示,基於國家安全,美國必須具備在本土生產晶片的能力,不能過度依賴台灣。他指出,台灣距離美國約9,500英里,卻僅相隔中國80英里,而目前全球99%的先進晶片皆集中於台灣,如此高度依賴「顯然不切實際」。
目前英特爾市值約1110億美元。根據報導,美國政府計劃持有公司約10%股權,但盧特尼克未正面證實比例。英特爾原本已獲得政府補助109億美元,其中79億美元用於支持國內投資,另30億美元用於國防部專案。
川普總統近來對晶片製造表態強硬,除威脅對進口晶片課徵高達100%關稅,並要求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(Lip-Bu Tan)辭職,理由是其被質疑與中國有關聯。儘管如此,陳仍與高層團隊前往白宮會晤川普,並對「強化美國技術與製造領導地位」交換意見。川普則形容會議「非常有意思」,並稱陳的職涯「是一個了不起的故事」。
近年來,美國政府多次以持股形式介入戰略產業。今年稍早,川普批准日本新日鐵收購美國鋼鐵(U.S. Steel),條件是政府獲得「特別股」(golden share),可派任董事並否決縮減投資或人力的決策。
此外,國防部近期亦投資逾4億美元於稀土生產商MP Materials;同時,美國也批准輝達(Nvidia)與超微(AMD)對中出口晶片,並要求分潤15%銷售額。
財政部長貝森特(Scott Bessent)同日受訪時表示,將補助轉為持股的做法,是為了「協助穩定英特爾在美國的晶片生產」。外界認為,這代表美國政府對半導體戰略價值的再一次強化。
轉自此處
|